close

人生有一段歲月,在廣告公司工作,

擔任過活動企劃、文字企劃、媒體公關。

 

後來,也開設過行銷企劃的課程

記得當時在構思課程時,

我的主軸是,我就是品牌。

我的課程就是我的商品。

 

如果

你硬要我講出甚麼制式的規則

還真是困難。

 

因為每個品牌的屬性不一樣

每個商品的努力方向也不會一樣。

 

我一直覺得經驗是很寶貴的東西

比如說,

我從前讀書的時候,課本是國立編譯館的

國中有一位老師是弱視,但是你只要告訴他第幾頁

念一下你要問的,他可以告訴你相關資料在第幾頁第幾行

我突然想到,如果是現在,你們允許這樣的老師存在校園嗎?

其實,她真的完全不影響授課。

她總是慢慢地扶著樓梯,扶著牆壁,依時間出現在教室。

 

另外有一位歷史老師,據說也是身體有點問題。

但是他們都可以將應該教的東西,倒背如流。

當然我不否認這樣的課程並不精采,但是其實也完全不影響教學。

當然,我又不免要炫耀我們真是乖孩子,沒有捉弄老師。

 

哪個時候的老師,常常罵課本是國立殯儀館編的

她總是可以提出更精采的內容

把課程內容整理得更有條理

課本就是參考和給你畫畫用

 

那樣的時代,造就了李遠哲等諸位前輩。

 

教改之後,內容每年改,各校版本不一。

現在如果來個全國大露營,同樣年紀

卻無法再一起"意映卿卿如晤"的

台灣自幼就已經在彼時成功被分裂。

其實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反對這件事的。

有個孩子叫做冠枚,比我大一點的親戚,會問我說是袁枚的枚嗎?

因為我們讀過一樣的國文課本,認識過一樣的作者。

 

很喜歡推薦人家使用同屏器

因為無法阻止大家滑手機

那可不可以讓我們一起看同樣的東西

這樣討論才有交集,看法才可以溝通。

全家在客廳人手一機,各看各的,和同床異夢有甚麼差別?

我常嗆說,要不要乾脆視訊或是臉書按讚算了?

有甚麼,是不可以靠3C產品完成?

所以,我超討厭打字聊天。

我已經,過了交筆友的年紀了!

 

其實,這個趨勢,很早就已經看出來

所以對於自己的課程,我努力找出她的現實感

盡量讓她能有體驗化,對於語文類的教學來說,

我在課程設計上,確實花費了一番功夫。

 

在行銷企劃的角度,降價打折其實是最後手段。

每個人都會計算自己的付出與收穫

公司會,老師也會,學生當然一定會。

 

我在每期師資簡介時,會要學生思考

為什麼來上課,目的何在?

一如我們所知,有的人來打發時間,有的人來學習。

我相信,大家都是抱著期望而來,能不能滿足期望?

其實,不會是單一,也不會是單方面的問題。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是確定的告訴學生,我能提供你甚麼?

每一期的課程,我能提供你甚麼?

裡面包含了一次的半堂聯誼,曾經有人質疑過這個部分

但是我的思考角度是,這個單位本來就不是升學機構

應該回到以人為本,無可否認地

在吃東西的時候,人類是最開心、戒心最低的時候。

之前有一任總幹事,很努力要大家說改進方向,開會時大家都超客氣。

吃飯時再問一次,他就笑大家,偏要黃湯下肚、才吐真言。

還好他是真的要改進,不是問問而已。

 

成功沒有捷徑

我們的硬體設施因為經費有限確實不如人

但是透過了解,我們的老師卻是各個身懷絕技,臥虎藏龍。

怎樣把人放在對的位子,怎樣協助老師把劍磨亮?

又怎樣協助老師取得與能力相等的報酬?

我想,這應該是很重要的工作。

 

人的服務是可以克超越硬體弱項的

反其道而行的多花一點時間

多花一點用心

多做一點別人沒有想到的細節

就會是致勝的關鍵

 

也許,找老前輩聊聊,聽老學員說說話

郭台銘說的,魔鬼就在細節裡!

 

打開心門吧!

跳脫總部的種種限制

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在地化的經營模式

也是我們的一種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文芳 的頭像
    吳文芳

    吳文芳的部落格

    吳文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