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同學打電話來說,
你要不要學做麵包?免費的喔!只要繳保證金就可以參加。
而且只差一個人,就可以開課了!
我心裡想,這個好,我之前就想要做可以代替正餐的麵包。
對於麵包有很多的疑問,問了很多人卻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
因為家族裡,有人很喜歡吃麵包、不喜歡吃飯。
常常不吃飯,然後又長得很瘦。以至於讓我很擔心他的健康。
再說我常常問會做麵包的人可以使用代糖嗎?
麵包到底有沒有營養?
對於麵包,我的心裡有很多的疑問。
這下有機會可以充分了解,我應該要好好把握才是。
抱著這樣的心態,我跟承辦人要來上課時間,
還很認真地上網查,從家裡到學校需要的車程。
事情也非常的順利,就是在30分鐘之內是我可以控制的狀況。
再看看全部課程以及請假的遊戲規則,有些行程早就訂好,我是依先來後到的人。
經過評估,我想應該是可以完成的。
如果有什麼要面對的,就是體力問題而已了。
上課的第一週,我真的是非常的勞累。
一回到家就是往床上一躺睡著,半夜再起來吃晚餐洗澡做家事
第二週腳還是有點痛,雖然別人覺得我並沒有做什麼事。
但是這樣的工作時間,對我而言是很多年沒有經歷的。
我自己也有點驚訝,對於做麵包這件事,感覺沒有太大的難度。
一直到做蛋糕才覺得有點麻煩,但是心裡也很開心,因為這樣才有挑戰。
很感謝這段期間,有學生朋友幫我消化這些碳水化合物。
對我而言,滿滿的冰箱,也是另外一個困擾。
我吃的東西也很少,量很固定,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的環節,我只要稍微出了一點差錯,就會有不可想像的狀況。
很感謝同學在這段期間對我的照顧與包容,尤其是同組的組員,
我常常會默默地就坐在椅子上、或者趴在桌上就睡著了。
也會在實在非常餓的時候,就先出去吃飯。
每週三四因為晚上還要趕課,所以我也必須很準時或是早一點離開教室。
我並不希望造成更多人的困擾,所以我不覺得應該要告訴所有的人。
很多事是個人的問題、自己默默的解決就好。
這其實無關我對別人的看法、我們這一組就是在最角落,
我覺得不影響整個班級的運作,這樣會是最好的做法。
在上課之初,我已有私下向老師報告。
教我們做麵包的老師,其實在技能上非常的優秀。
上營養課的女老師也非常的厲害。
第一天下課我刻意留了下來告訴她,我也在台大進修過,
我了解那樣的努力跟辛苦、也非常肯定他用心準備的PPT
和他小聊了一下同樣身為講師的心情。
其實對我而言,花8個小時來上課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尤其如果什麼都學不到,這就是天大的冤枉了。
老師問什麼,我都會說不知道,因為那都是很久以前學過的。
資訊是七八年就更新的,即便是你小時候學過、國中學過、大學學過、
除非你是剛畢業,其實都應該重新聽一遍。
我並不害怕別人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在每一項專業上其實都有她獨到專業的一面。
我記得讀聯大的時候,英文的第一堂老師也是從音標字母開始複習。
一個大學生都是如此,我覺得這才是學習的態度。
凡事從零開始。
PS不用懷疑,我確實唸過很多所大學。
每個老師都有他厲害的地方,我覺得重新學習會有更紮實的基礎。
所以我覺得不知道,就請老師霸基礎再重新再說一次,
即便有人記得,再複習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懇求老師就依照自己的進度,不要在乎同學的反應。
因為我想學清楚、我沒有時間回家再複習、再找資料。
我的時間根本不夠用,我的體力也有限。
我很開心在下週一,老師重拾了信心,
他也發現了我們其實非常認真,整個班級氣氛的很不同。
很難說,是老師影響的學生?還是學生影響老師?
身為學生,當一塊海綿就是最棒的!
老師教什麼、你就學什麼。
學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些事情確實如老師所說,做過一次再看,你會更清楚。
有一天,我們做了泡芙,
老師要我們用手打,還記得我和同組的妹妹,
真的差點把腳都用上了,因為實在很難打。
我不斷的提醒老師,真的不能用機器嗎?
因為我有時候也會這樣玩學生、讓他們更有事做。
我戲稱這真是報應,自己也有被玩的一天。
但是第二天,老師就應就開始同意我們使用機器打了。
最後一週做流行產品的時候,臨時增加了餅乾。
老師示範的時候是使用機器,但是我們都發現根本打不到,東西太少了。
於是,我們決定使用手打技能,
我覺得這是每個老師不一樣的地方,我都會告訴學生,基本要會,
我們先練習手打,所以,總要試過一次。
從這邊,就可以知道每個老師的風格是不一樣的。
但是那份想要學生具備基礎能力的心意,是一樣的。
我在這邊要陳述的其實是感謝,一切的教導都沒有白費。
雖然,當時心裡心裡很多圈圈叉叉。
只是我還是不清楚,對我而言,到底學這麼多東西要幹什麼?
但是我很清楚,我使用的是國家的資源,總要有個交代。
所以才會報考兩個項目,
這5週4天,每天9個小時(含車程)真的是很奢侈的付出。
我不太願意自己只是混著過日子,因為我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也可以去做其他更多的事。
既然決定來學習了,總要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關於計算,對我而言,其實沒有很難。
但是我想起很多程度比較不同的學生,他們的加減乘除,真的是不熟的。
小數點後面的10分位、百分位,他們也許是不清楚的。
我一定要告訴學生,一定要把四則運算學好。
其他的不會,再說,小數點也很重要。
您做個麵包都需要這樣的技能,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看看師傅怎麼做?
然後,你用猜的、跟著做、就可以學會,要能夠應付市場需求。
是必須具備創新能力與基礎認識的。
我總是在自己的體驗裡,想著別的孩子。
我相信我可以的、你們一定也可以。
我的學生很捧場、總是告訴我很好吃。
而我總是告訴他們,不是最好吃的,但是請安心吃。
因為沒有添加物、然後其實我也很乾淨的去做。
一位男同學覺得沒有什麼,因為他自己也會做麵包。
一直到我蛋糕拿出來分享,他倒是也很誠實的說,這個我就不會了!
五周的課程結束後,我告訴孩子,如果每一個攤位只賣一項產品,我覺得可以開美食街了。這個課程說實在的有點誇張,就是教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我是不太能夠理解,這樣要怎麼專精?
上完了後,8月的行程就是被志工成長訓領導訓督導訓填滿
接下來就是會有週休3日的日子了!
剛好看影片複習、然後找時間做線上的題目、
然後繼續整理那個亂七八糟的房子。
希望自己8月底能夠順利的拿到兩張證照。
就這樣暑假就這樣過了!
我發現大部分的老師都不太喜歡添加奇怪的東西,
如果是做給自己吃的,我覺得營養成分比什麼都重要。
我還是沒有買烤箱的打算,除了練習之外,也沒有想要在家做的念頭。
很感謝這一段經歷,讓我更認識麵粉這個東西。
有時間再把營養表打來看看,也許麵粉的營養可以替代白米。
對許多老人家而言,吃麵包確實比飯容易攝取。
這是為什麼我會想要做麵包的原因之一。
代糖的使用實驗算是成功,但是營養素的添加不是這麼的容易計算。
如果還要考慮成品好吃,這恐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
網路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其實在YouTube上面就有很多的教學影片。
但是許多生活上的問題,還是需要真實的有人引導和協助,才能夠讓你具體的學習。
我想,這應該是實體老師存在的真正意義。
看一百遍、還是不如自己做一遍。
不確定自己的志向與興趣前,先透過學習了解之後,再考慮投資器具,才是正確的做法。
沒有必要為了喝一杯牛奶,而去養一頭牛。
烘焙的機具成本實在不低,我覺得出租場地也是未來市場上一個很好的方向呢!
更多的時候,我認為拋出議題,只要有人做成功,花點錢買比較省事。
成事不必為了自己,成事也不必一定要自己去成就。
只要有人成功,我很熱意拍拍手為你歡呼!